报告题目:“以地谋发展”模式的终结
报告人:邵挺 副研究员
主持人:李井奎副教授
报告时间:2016年6月3日(周五)下午18:30 -20:00
报告地点:威廉希尔(6号楼)210室
主办单位:一流学科(理论经济学)、威廉希尔
邵挺副研究员简介:
邵挺,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房地产研究室副主任,副研究员。2001-2005年间就读财院电子商务专业,2011年获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。2015.8-2016.1,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访问学者。出版著作7部(独著2部、参著5部),在《经济研究》、《经济学(季刊)》、《金融研究》等学术期刊发表20余篇论文,在《人民日报》、《光明日报》、《中国经济时报》等报刊杂志上发表百余篇文章。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、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制度等。参与许多中央交办课题,内部报告获中央领导同志批示20余次。
内容摘要:
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,离不开市场、企业、政府三者间的良性互动,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强、企业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、政府的角色从集权式全能型转向增长促进型。从经典的发展理论看中国增长奇迹,可以很好解释转轨过程中市场和企业的角色变迁。但中国的政府在市场化转型中扮演了独特而重要的角色,经典增长理论对转轨过程中政府角色的变迁动因、机制和后果,还缺乏令人信服的解释。本文认为,从建立土地使用权有偿有期限出让制度以来,土地就成为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工具,从最初的“园区工业化”到城市化阶段的“以地生财”、“以地融资”的双引擎形成和强化,“以地谋发展”模式贯穿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全过程,是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视角。这套独特的模式对调动地方政府推进工业化、城镇化积极性,启动并维持经济持续增长等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。但这一模式依赖于特定的制度条件和发展阶段,其制度基础是政府主导下的“征地制度+垄断供给”,发展阶段是经济快速起飞和大规模工业化、城市化启动时期。随着征地制度、集体建设用地入市、地方融资平台和土地储备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,这套发展模式所依赖的制度基础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,目前面临着巨大挑战和风险,不可持续性日益凸显。“以地谋发展”模式的终结,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。土地制度和土地市场扮演的角色,从“增长发动机”转为满足发展的派生需求或适应性需求,则是下一阶段土地制度和土地市场的深层次改革任务。